首页 热文

中美贸易谈判:中国能降低出口依赖吗?

分类:热文
字数: (1770)
阅读: (62)
摘要:北京(美联社)——中国的高油价可能成为本周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但贸易协议不一定有助于北京重新平衡其经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Bessent)曾表示,他希望谈判能够讨论这个问题,以及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购买石油的问题,这些问题削弱了美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制裁。美国总统川普本周与日本、印尼和菲律宾举行会谈后,谈判取得突破的希望上升。美国希...

北京(美联社)——中国的高油价可能成为本周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但贸易协议不一定有助于北京重新平衡其经济。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曾表示,他希望谈判能够讨论这个问题,以及中国从俄罗斯和伊朗购买石油的问题,这些问题削弱了美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制裁。

美国总统川普本周与日本、印尼和菲律宾举行会谈后,谈判取得突破的希望上升。

美国希望中国做两件事:减少美国和欧盟认为的许多行业的过剩产能,包括钢铁和电动汽车。第二,采取措施吸引中国消费者,使经济更多地依赖国内需求,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我们也可以讨论房间里的大象,那就是中国需要做的伟大的再平衡,”贝森对CNBC说。他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中所占的份额接近30%,“不能再大了,可能应该缩小。”

出于国内原因,中国也在解决同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并不新鲜,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出于国内原因,而不是为了减少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

贝森特的前任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去年访问了中国。她指责政府补贴导致了“人为的廉价中国产品”。欧盟最高领导人周四在北京以补贴为由,证明欧盟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是合理的。

上世纪80年代,当美国制造业被丰田(Toyota)和索尼(Sony)等公司的出口压垮时,美国向日本施压,要求其提振消费支出。经济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中国同样需要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消费支出占中国经济的比重不到40%,而美国接近70%,日本约为54%。

中国领导人认为工厂产能过剩和消费者支出疲软都是长期问题,过去20年来一直在寻求重新平衡经济的方法,减少对出口制造业的依赖,减少对大坝、公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

激烈的价格战引发了官方媒体的批评性报道,称这些公司正在“竞相降价”,为了降低成本,在质量甚至安全方面都有所疏忽。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们还向海外扩张,在那里他们可以收取更高的价格,但仍然低于当地竞争对手,这引起了政治上的反弹。

经济学家说,中国需要消费驱动型经济

所有这些竞争和降价让中国与通货紧缩或价格下跌作斗争。当公司的产品收益较低时,他们往往会减少投资。这可能导致裁员和低工资,削弱商业活动和消费能力——与提高消费者支出在推动整体增长中所占份额的长期目标背道而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正在花费数十亿美元,为那些以汽车或家电换新车的人提供回扣和补贴。

但承认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两码事。经济学家表示,中国需要进行更根本性的改革,以提振消费并遏制产能过剩。这种变化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

中国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最多,但它们受到政策波动和贸易战压力的影响,尤其是疫情以来。

随着人口萎缩和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化是另一个挑战。

许多专家主张扩大中国的社会保障网络、医疗保险、养老金和其他支持体系,这样人们就能更自由地消费,而不是为医疗紧急情况或退休而储蓄。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家严瑟在最近的一个论坛上警告说,如果中国不提高福利水平,通货紧缩将成为一个长期问题。

“中国人民应该过上更好的生活,”他说。

面对外部威胁,中国希望更加自力更生

商学院院长刘桥在同一论坛上提出的一种可能性是,改变对地方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奖励他们提高消费或家庭收入,而不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他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但可以在一个省进行测试。

“这将发出一个信息,即中国需要一种不同的方式,”他说。

​随着美国加强了对中国获得高端半导体和其他先进技术的限制,这一目标变得越来越紧迫。

高科技制造业的产出增长迅速,加剧了潜在的产能过剩,正如政府鼓励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等“绿色”技术所发生的那样。

包括中国在内的各行各业都承诺要解决这个问题,但一些地方政府仍在努力让亏损企业维持下去,不愿失去税收收入和就业机会,也不愿无法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展望未来,政府呼吁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强经济发展政策的协调,这样就不会每个省份都支持同一个行业。但政府应对高关税影响的举措往往会支持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而且近年来消费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

“家庭消费的持续改善将需要更大的改革雄心,”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最近的报告中表示。

___

美联社商业记者Elaine Kurtenbach在曼谷为本报道做出了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的生活分享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6g.jerryyuan.cn/post-3300.html

本文最后发布于2025年08月02日02:10,已经过了40天没有更新,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

()
您可能对以下文章感兴趣